北京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北京版2021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二 )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 , 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 , 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 , 7加几还没学 , 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加几的题.(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 , 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
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 , 5个黄色布娃娃 , 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 , 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板书:7+5=12)
师问:7+5=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
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 , 想到了3 , 于是就要先把5个黄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 , 7个和3个凑成10个 , 10个再加剩下的2个 , 等于12个.
(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
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2.教学例2.
想一想:
7+4=□ 7+6=□ 7+7=□
师说:我们不看图、不摆实物 , 这几道题谁会算?
自己小声说怎样想.两人一组悄悄算.
指名说:7+4=□怎样想.
7+6=□怎样想.
7+7=□怎样想?
师说:你们真聪明 , 不用看图、不用摆实物、运用凑十法很快就把这几道题算出来了.
3.教学例3.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7+8=□ 7+9=□
引导学生这样想:你们学过9+8=17 , 8+9=17这两道题吗?
为什么9加8得17 , 8加9也得17?
(因为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 得数不变)
师问:你们算过8+7 , 9加7的题吗?看到7+8 , 7+9这两道题怎么想?
想:8加7等于15 , 7加8也等于15.
想:9加7等于16 , 7加9也等于16.
师说:对 , 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 , 就不用凑十了.这样能很快说出得数.
齐读黑板上的式题.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加几的进位加法 , 一共6道题.这6道题中是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的 , 第一种用凑十法;第二种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在计算当中 , 要认真审题 , 见到大数加小数的题 , 就用凑十法计算;见到小数加大数的题 , 就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算 , 并说想的过程:
7+3+1= 7+3+3=
7+4= 7+6=
7+3+4= 7+3+2=
7+7= 7+5=
7+5= 9+7= 8+7=
7+6= 7+9= 7+8=
2.移动7 , 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3.猜一猜 , 苹果代表多少?
7+7= 8+7= 7+6=
7+5= 7+8= 7+4=
9+7= 8+9=
7+9= 8+6=
4.先说出得数 , 再写算式:(写在练本上)
教案点评:
学生学过9加几、8加几之后 , 对用凑十法计算已基本掌握了.因此在设计教案时 , 要放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例1时 , 让学生到前面来进行直观演示 , 突出7加几时 , 要把后面的加数分成3和几 , 7和3凑成10.教学例2时 , 多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算 , 讲一讲想的过程 , 在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 , 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例3时 , 重点讲清利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使学生知道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有两种方法.做题时 , 要认真审题 , 分出什么样的题用凑十法 , 什么样的题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这对一年级儿童来说 , 不太容易掌握.老师要多加指点.
巩固反馈的练习题分三层进行练习 ,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 , 熟悉掌握凑十法.第二层是算得快 ,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能熟练地进行口算.这一层的要求提高了.第三层要求全体动笔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典型例题
例1.7+8=□
分析:此题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 , 即7和3凑成10 , 把8分成3和5 , 7加3得10 , 10再加5得15 , 但这样算速度较慢.一般用凑十法计算时 , 都是看大数 , 拆小数.
在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进位加法时 , 要想很快算出得数 , 最好利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 , 想大数加小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