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优秀教案( 四 )


2、学生用多种方式在班上交流汇报 。形式如:讲故事、表演、演讲、图片等
例:歌舞秀民族:学生唱出一句民族歌曲或展示一个民族舞蹈动作,猜猜是哪个民族?
思考:为什么根据服饰、歌曲、舞蹈就能分辨出是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分辨民族的标志?举例说明一下 。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择机展示补充资料 。(如幻灯片:黄帝陵、书法作品欣赏)
你还知道其它民族文化的资料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补充)
归纳:五十六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画卷 。
活动二:【魅力中国】东方文化的魅力(阅读教材92页辅助资料,展示“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活动的图片资料)
讨论分析:世界各地出现的“中国热”,反映了什么问题?
归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
活动三:【民族特色游】
通过民族展示会我们知道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 。我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建筑、雕刻、和园林设计等方面给世界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多媒体展示:古城丽江古城、布达拉宫、苏州园林、故宫、孔庙孔府孔林等 。
对话:1、以上这些景点你去过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最想去哪个地方?理由是什么?
3、你的家乡有哪些文化名胜或旅游景点?向大家推荐一下 。
在旅游中我们流连忘返,被这些名胜古迹的建筑文化所吸引,同时还品味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感受了当地的历史服饰等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又都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是不是每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毫不相干的呢?不是 。比如语言文字,出现融合现象,这是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结果 。
归纳: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又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
本框题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抒发你的感受 。
:齐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
结束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下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高中政治课优秀教案3
礼貌显魅力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宗旨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
【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 。针对青少年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
二、教学理念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 。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