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皇后长孙氏简介
提起封建时代的后妃、许多人都对她们没有好印象 。确实,我国历史上后妃凭借自己的特殊身分,营私结党,扰乱朝纲,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 , 时有发生 。然而,也有一些后妃,贤慧有德,深明大义,为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在她们当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是最突出的 。
长孙皇后是鲜卑族人,自幼精通文史,父亲在隋朝当过官 。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 。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李世民,企图借刀杀人 。高祖听信了他们、疑忌甚至僧恶李世民 。长孙氏“孝事高祖,谨承诸妃” 。在险恶的形势下勉力排解高祖对李世民的嫌猜 。到了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的紧急关头,长孙氏又挺身而出 , 亲自激励士气,促成了事变成功,李世民由此登上帝位 。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功臣元勋,太宗打算委之以显官要职 。长孙皇后坚决不允 。并让长孙无忌“苦求逊职”,直到大宗改授权限不大的官职为止 。在一人荣耀、满门生辉的封建社会里,长孙氏贵为皇后,却“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实在难能可贵 。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政举,也得益于长孙皇后的良言劝导 。直言敢谏的魏征经常触犯“龙颜”,一次太宗退朝 , 回到后宫恨声地说要杀掉魏征 。长孙皇后悄然退下,一会儿又穿着参加隆重礼仪的朝服走上 , 太宗十分惊讶 。她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 。现在魏征直谏,正说明陛下圣明啊,我怎么能不庆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从此对魏征等忠臣更加倚重 。
封建社会后妃之间争宠竞幸,互相残害的劣迹屡见不鲜 , 而长孙皇后却能体恤、爱护妃嫔 。她对妃嫔生的子女“慈爱逾于己生”,妃嫔害了病,她甚至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送去 , 因而“宫中无不爱戴” 。长孙氏虽然位尊皇后,但生活仍比较俭朴 , 平日衣物仅够穿而已 。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三十六岁时染病不起,临终留下遗嘱:依山而葬,不用造坟,也不用棺椁(guo果 , 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以木器瓦器俭薄送终 。同时规劝太宗纳忠容谏,不受谗言,节制游乐打猎和役使百姓 。长孙皇后去世时,唐太宗非常悲痛 , 感到从此“失一良佐”!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 , 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 , 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 。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 , 贵不可言 。”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 , 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
李世民少年有为 , 文武双全 , 十八岁时就单枪匹马突入敌人阵营之中,救出身陷重围的父亲;二十岁时便有王者之风 , 能折节下士,疏财广招天下豪杰;二十一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 。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唐高祖因之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 。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 , 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慰,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数,所向无敌 。
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将后 , 便享有特殊的权力,能够自设一套官署,伊然一个小朝廷的架式 , 当时归于他麾下为他效劳的,武将有李世劾、程咬金、秦叔宝、翟长孙、秦武通、尉迟恭等能征善战的骠勇大将;文臣则有杜如海、房玄龄、虞世南、诸葛亮、姚士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清明、孔颖达、盖文远、许敬宗等“十八学士”,真可谓贤臣如云,势力盖天 。李世民拥有这样通人的局面,自然令当时贪酒好色的无能太子李建成不安,出于猜疑和嫉妒之心 , 他联合三弟李元吉企图谋害同胞兄弟李世民;阴谋却被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察觉,迫于无奈,在大舅子长孙无忌和谋臣房玄龄的力劝下,李世民终于痛下决心 , 在玄武门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李世民被立为太子 。事实上,唐太祖李渊心中最赏识的也是他这个二儿子 。对于这种骨肉相残的惨剧,长孙王妃原本是极力反对的,但面对残酷的政治斗争,她一个女子又能怎么样呢?她只好勉力地理解丈夫 。
【长孙氏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 , 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 。水涨船高 , 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 。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 。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 , 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 。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 。当初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虽然也曾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的是专制的政策和手腕;而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 , 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 , 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 , 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如今又富拥天下 , 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
推荐阅读
- 左延年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韦应物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郑畋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长孙皇后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长孙无忌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朱晃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执失思力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周法尚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周德威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张柬之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