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子汤中配伍的滋阴养血药是 小蓟子

大家好,关于小蓟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蓟子汤中配伍的滋阴养血药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小蓟饮子的重要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 《玉机微义》卷28引《济生方》 :“下焦热结,尿血成淋 。”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下焦结热血淋者,此方主之 。下焦之病,责于湿热 。经曰:病在下者,引而竭之 。
2小蓟饮子的方义1、本方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
2、故用生地、栀子凉而导之,以竭其热;用滑石、通草、竹叶淡而渗之,以竭其湿;用小蓟、藕节、蒲黄消而逐之,以去其瘀血;当归养血于阴,甘草调气于阳 。古人治下焦瘀热之病,必用渗药开其溺窍者,围师必缺之义也 。
3、《医方集解》:[理血之剂第八]小蓟饮子 炒)淡竹叶当归甘草(各此手足太阳药也 。
4、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滑竹归地通栀草,凉血止血兼通淋,热结血淋服之安 。槐花散 槐花散治肠风血,枳壳芥穗侧柏叶,清肠止血又疏风 。黄土汤 黄土汤用附术芩,阿胶甘草与地黄,便后下血脾阳虚,养血止血健脾阳 。
5、心火大多由情志抑郁,气郁化火或饮食过于辛温,内炽于心导致 。治疗 *** 应辩证看待,从药物和饮食两方面入手 。心火上炎,常有口舌生疮,心烦不寐,口干口渴的症状,可以口服朱砂安神丸、远志丸治疗 。
6、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代表方剂,方中三仁相伍,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甘露消毒丹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的功用,治疗湿温时疫,邪在气分 。
3小蓟饮子的用量上咀,每服15g,水煎,空心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据病证酌情增减 。
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各9g 。
小蓟草的食用 *** :小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小蓟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小蓟 。小蓟忌犯铁器 。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服 。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酒浸一夜,次日早煎三五沸,去滓,以酒送下 。
用量:7~15g,鲜品30~60g,小蓟15g、荷叶1张、侧柏叶15g、茜草根15g、棕皮15g、丹皮9g、栀子9g、生大黄9g、茅根15g,以上十味药烧黑存性,研极细末,每服9~15g,用鲜萝卜汁或鲜藕汁调服 。
泻火除烦:热病心烦(越鞠丸,栀子豉汤,丹栀逍遥散);高热烦躁(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 。清热利湿:湿热黄疸;小便短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热淋(八正散);血淋(小蓟饮子) 。
4中草药名方:小蓟饮子的功效与作用小蓟饮子,中医方剂名 。为理血剂,具有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功效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属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
【功效作用】凉血止血:用于血分有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证 。治吐血,常与大蓟、侧柏叶、白茅根、山栀、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治尿血,常与生地、山栀、藕节、滑石、蒲黄等同用,如小蓟饮子 。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 用于血分有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证 。治吐血,常与大蓟、侧柏叶、白茅根、山栀、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治尿血,常与生地、山栀、藕节、滑石、蒲黄等同用,如小蓟饮子 。
小蓟草的功效与作用:小蓟的功效与作用是凉血止血,清热消肿,治咳血,吐血,血痢,痈疽肿毒,外伤出血,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有小蓟锅巴茶,小蓟根酒,小蓟速溶饮,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小蓟 。
《济生方》小蓟饮子 记载:小蓟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生地黄、小蓟根、通草、滑石、山栀仁、蒲黄(炒)、淡竹叶、当归、藕节、甘草各等分 。上嚼咀,每服半两,水煎,空心服 。
【小蓟子汤中配伍的滋阴养血药是小蓟子】关于小蓟子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