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是什么意思?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是什么意思?】意思是鸟儿在嘤嘤地鸣叫 , 寻求同伴的应声 。
“婴其呜矣 , 求其友声 ”这两句诗用来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出自——周朝召伯虎《小雅 , 伐木》 。
原文:嘤其鸣矣 ,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 , 犹求友声;矧伊人矣 , 不求友生 。
嘤:鸟叫的声音 。
译文:从深谷中出来的鸟 , 飞到高树上 , 那嘤嘤的叫声 , 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 , 甚于防川”的劝谏 , 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 。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 , 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 。周宣王即位初 , 立志图复兴大业 。而欲举大事 , 必先顺人心 。
《伐木》一诗 , 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 , 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
该诗是燕乐歌词 , 因而它的博爱的题旨可广泛传播 , 有一定的影响 。
在艺术上它给人的突出印象有三个方面:一是靠头的比兴部分不仅构成比较鲜明的画面 , 而且有生动的情节 , 它既是独立的 , 又与主题部分联系紧密 , 这样 , 主体部分的命意就更加明朗 , 便于读者和听众感受;二是把被邀的客人分别用“诸父”“诸舅”和“兄弟”指代 , 覆盖面大 。
而又意象分明 , 对表达诗歌的题旨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可见作者选用词语的匠心;三是结尾表现的场面色彩浓丽 , 节奏明快 , 全然是就筵席写筵席 , 没有穿插“点题”笔墨 , 却成功地渲染出团结友善的醉人气氛 。诗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化作可以闻见景象 , 因而颇具艺术魅力 。
1、嘤其鸣矣 , 求其友声 ,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 , 伐木》:“嘤其鸣矣 ,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 , 犹求友声;矧伊人矣 , 不求友生 。”嘤:鸟叫的声音 。
2、这首诗的意思是:从深谷中出来的鸟 , 飞到高树上 , 那嘤嘤的叫声 , 是想寻求伙伴的啊!“嘤其鸣矣 , 求其友声”这两句诗用来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