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 。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 。
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
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

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由来,乐山大佛的由来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为什么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西南旅游标志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标志,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悬崖上的奇迹”,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壮观的景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乐山大佛的传说故事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一位名字叫海通的和尚 。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 。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它将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于凌云山麓 。这地方有个妖魔,常常在此兴风作浪,使得经过这里的大船、小船常常被颠覆 。
每当夏汛来临之际,江水直捣山壁,造成许多船毁人亡的悲剧 。
海通和尚见此境况,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也就是现在的乐山大佛,欲仰仗无边法力,将巨浪平复,缓解水势,遂得风平浪静 。
乐山大佛的梗出处乐山大佛是四川当地的一个风景名胜,十分出名 。而“乐山大佛让你坐”就出自于抖音上一对小情侣吵架,男孩说的“你这么厉害,乐山大佛碰到你,都得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你坐”,十分搞笑,后就被流传为了抖音梗,很有趣 。“把乐山大佛挪走,让你坐在上面”
乐山大佛人物背景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叫海通的和尚 。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这地方有个妖魔,常常做风做浪,小船大船常常往往被颠覆 。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
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也就是现在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起源时间乐山大佛建造于唐代开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13年,历经了90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乐山大佛并不是佛像的名字,其原名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由海通禅师组织修建,乐山大佛高度为71米,体积庞大,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
乐山大佛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原因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
二、乐山大佛历史悠久(开凿于713年) 。工程巨大 。历时90年而成 。
三、造型庄严 。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
  四、乐山大佛设计科学合理 。非常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
五、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
六、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 。
乐山大佛创始人是谁乐山大佛是由唐朝的海通和尚发起建造的,历经三代工匠努力最终得以完成 。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
这么宏大的一项工程,最初是由谁提出建造的呢?乐山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处,水势非常湍急,行经此处的舟船很多都会被湍急的江水吞噬 。唐朝中期,一个法名海通禅师的和尚为了避免此类惨剧再度发生,决心在山岩上临江开凿一座天下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不舍昼夜、千载万世地面对浩浩三江,保佑苍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