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2019」( 三 )


式中G1k——起有利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2k——起不利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CG1、CG2——分别为G1k、G2k的荷载效应系数;
CQ1、CQi——分别为之一个可变荷载和其他第i个可变荷载的荷载效应系数;
Q1k、Qik——起不利作用的之一个和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
ψci——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当风荷载与其他可变荷载组合时均可采用0.6 。
第二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第3.2.1条 房屋的静力计算,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 。设计时,可按表3.2.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表3.2.1
屋盖或楼盖类别 刚性方案 刚弹性方案 弹性方案
------------------------------------------------------------------------------------------------
整体式、装配整体和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钢筋混凝土楼盖 s72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盖 s48
冷摊瓦木屋盖和石棉水泥瓦轻钢屋盖 s36
------------------------------------------------------------------------------------------------
注:①表中s为房屋横墙间距,长度单位为m 。
②当屋盖、楼盖类别不同或横墙间距不同时,可按第3.2.7条和3.2.8条的规定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
③对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的房屋,应按弹性方案考虑 。
第3.2.2条 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 。
二、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
三、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 。
注:①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的刚度进行验算 。如其更大水平位移值 时,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
②凡符合注①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
第3.2.3条 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屋架、大梁与墙(柱)为铰接的,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
第3.2.4条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屋架、大梁与墙(柱)为铰接的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房屋各层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按表3.2.4采用,其计算 *** 按本规范附录三和附录四 。
第3.2.5条 刚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列规定进行:
一、单层房屋:在荷载作用下,墙、柱可视作上端为不动铰支承于屋盖,下端嵌固于基础的竖向构件 。
二、多层房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墙、柱在每层高度范围内,可近似地视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柱可视作竖向连续梁 。
三、对本层的竖向荷载,应考虑对墙、柱的实际偏心影响,当梁支承于墙上时,梁端支承压力N1到墙内边的距离,对屋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αo的0.33倍,对楼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αo的0.40倍(图3.2.5) 。由上面楼层传来的荷载Nu,可视作作用于上一楼层的墙、柱的截面重心处 。
a)屋盖梁情况b)楼盖梁情况
图3.2.5 梁端支承压力位置
第3.2.6条 当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外墙符合下列要求时,静力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一、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 。
二、层高和总高不超过表3.2.6的规定 。
外墙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时的更大高度 表3.2.6
基本风压值(kN/㎡) 层高(m) 总高(m)
---------------------------------
0.4 4.0 28
0.5 4.0 24
0.6 4.0 18
0.7 3.5 18
----------------------------------
三、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 。
当必须考虑风荷载时,风荷载引起的弯矩M,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ω——风荷载设计值;
Hi——层高 。
第3.2.7条 计算上柔下刚多层房屋时,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其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根据屋盖类别按表3.2.4采用 。
注:上柔下刚房屋系指顶层不符合刚性方案要求,而下面各层由相应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可确定为刚性方案的房屋 。
第3.2.8条 计算上刚下柔多层房屋时,底层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取表3.2.4中1类屋盖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其计算 *** 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 。
注:上刚下柔房屋系指底层不符合刚性方案要求,而上面各层符合刚性方案要求的房屋 。
第3.2.9条 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