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被分裂为8大平台 怎样利用微信小程序流量?( 二 )


但相对于OS原生几十万API而言 , 动态App并没有封装那么多API , 常规业务不受影响 , 特色功能在动态App下无法实现 。

  • 从留存、用户arpu值来讲:
动态App仍然是介于原生和H5之间 。
更丰富的功能和优秀的体验对应着更高的留存 , 更高的付费转化率 , 更高的用户arpu值 。 所以留存从小到大依次是H5、动态App、原生App 。
同时动态App大多不能顺利在手机桌面创建图标 , 二次使用便利性不足 , 这导致留存和arpu也不如原生 。
动态App就是这样一种中间形态的产物 , 它的优势是在于获取方便 , 流量大且成本低 。
而原生App , 虽然留存最高、arpu值最高、但获客成本也是最高的 。
原生App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格局 , 有明显瓶颈 , 少数巨头公司拥有亿级体量 , 大肆抬高应用商店的流量价格 , 侵占用户的桌面有限位置 , 这使得中长尾应用很难发展 。
在原生时代 , 日活不过千万的业务很难活好 , 投资人也不爱搭理 。 但动态App时代 , 日活百万的小程序创业公司活得很不错 , 投资人趋之若鹜 。
也就是说 , 动态App打开了一个繁荣的中长尾时代 。
不管是爱书人、还是学广场舞的老人 , 这些细分人群的服务和触达 , 动态App是非常合适的载体 。
其实各家平台的动态App都还没开始商业化 , 但这里把微信的流量成本写成极低 , 而其他家写成低 , 是因为微信的流量从未商业化过 , 微信不是靠卖流量赚钱的 , 开发商的获客成本里 , 没有被微信剥削的环节 。
而其他动态App所属平台 , 本身是卖流量的 , 即使现在时机不成熟无法商业化 , 但未来开发者在其平台获客 , 是要付出代价的 。 所以它们的获客成本 , 始终要比微信高 。
三、五大动态App平台的特色区别
对比了8大平台的特征 , 下一步 , 对于开发者来说到底怎么选择呢?
那边说了 , 这还用问?肯定选流量规模大、流量成本低、用户arpu值高的平台 。
嗯 , 看来看去 , 并没有这么完美的选择……每个平台都有优点和缺点 。
要真有这么一个突出的平台 , 其他平台很快就会死掉了 。
所以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这8大平台的特点和适应面 。
首先看起来 , iOS、Android、和微信小程序 , 综合优势更明显 , 体量大 , 是主流市场 , 这3个都是要做的 , 放到第一梯队里 。
再来看第二梯队的流量平台 , 这里就要更仔细的评估了 。
  • H5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讲 , 流量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中 , 以及未升级为小程序的微信公众号中 。
从长期看 , H5被小程序替代的趋势是很明显的 , 手百、qq浏览器都已支持小程序 , 其他家也会陆续跟进 。 毕竟小程序体验好于H5 。
所以新创业者 , 做不做H5两可 。
但已经在H5平台有很多用户的开发商 , 或者流量非常依赖搜索引擎的主动发起需求或内容搜索 , 这些场景还不能放弃H5 , 毕竟各家浏览器的升级也是会有过程的 。
  • 百度小程序
百度做小程序 , 其实就是升级H5 , 让搜索结果的体验更好 。
这个场景是合理的 , 用户和开发者都欢迎 。
百度也会提供其他流量位置比如信息流 , 在人找信息之外 , 提供信息找人的场景来推广小程序 。
作为开发者 , 开发一版百度小程序 , 可以利用好搜索这个巨大的流量 , 体验会好于在百度竞价相同关键字的H5对手 。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被分裂为8大平台 怎样利用微信小程序流量?】不过也有2个问题要注意:
  • 百度小程序的运行载体是手机百度客户端 , 手百的流量虽然不低但和百度搜索引擎的流量不是一个等级 , 只有小程序没有H5很难最大化这个平台的价值;
  • 之前H5导流给原生下载很顺畅 , 但改成小程序后 , 不能顺畅的导流给原生App了 。 这个选择就让人有点纠结了 。
  • 头条小程序
头条做小程序 。 大部分人会以为主流量入口在信息流列表 。 但其实更顺的场景是新闻、短视频内容 。
头条的小程序 , 更多的是在给头条号作者和抖音大V赋能 , 撮合开发商的关系 , 实现用户、作者、开发商、头条的生态共赢 。
这个逻辑类似微信给公众号作者赋能 。
搜索是从内容到应用的导流 , 其实资讯和短视频也是 , 只是一个是主动搜的 , 一个是顺便看到的 。
如果你的应用适合从内容导流 , 比如内容电商 , 那么做一版头条小程序也是不错的选择 。 尤其抖音是有明显流量红利的 , 平台在上升 , 就像一个风口 , 跟上的猪都能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