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传播:2017年6月初,抖音推出了一则“相当酷炫”TVC广告,这则广告推出后受到不少好评 。 之后陆陆续续在全国210个城市院线同时上映了这条短片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列创意H5的传播,例如前段时间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访问量在短短几天时间也已突破550万 。
抖音的公关传播,精确地瞄准了年轻人的群体,形成了病毒式的口碑传播,因此很容易获得了年轻一代的追捧 。
3. 关注用户体验,创新的玩法,制造热点
抖音经常以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的功能,他们自己设计团队也注册了抖音,在抖音上收集用户的建议,同时新功能、新滤镜上线后也会发布到抖音上“调查民意”,看看用户接受的程度如何 。
它与小咖秀类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的创新玩法,抖音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快慢、视频编辑、特效(反复、闪一下、慢镜头)、尬舞机、合拍等技术让视频更具创造性,而不是简单地对嘴型 。 同时抖音非常重视滤镜、特效,以及视频的优化,这一点也在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的同时也让用户创造出更优质的内容 。
在热点制造方面,抖音经常会制造一些全民可参与的热点,来促使用户参与 。 例如cilicili舞蹈,手势舞,倒车舞等等,有利于引起舆论,促进传播 。
【抖音未来会往哪方面发展,抖音未来发展势头详解】四、抖音未来与困难
但火爆的背后,抖音仍面临着以下3个困难:
1. 社交短板
抖音突如其来的火爆,让腾讯系的快手感到了威胁,并在微信上封杀抖音视频,同时重新启动了微视的项目 。
腾讯知道,抖音的短板是社交 。 抖音如果没了社交性就像没了灵魂一样 。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每次看到好看的视频,我必定会点进去抖音的评论区,看看大家的评论,社交会增加看刷视频的乐趣 。 如果少了评论区,那刷视频的时候就没有味道了 。 所以社交是增强用户粘性和产品忠诚度的利刃 。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视频不是有评论区吗?不就有社交了吗?虽说评论区里很多评论,但除了前几条的评论被人点赞之外,大部分评论都是单方面的评论,播主很难对每个人都进行回复 。
良好的社交环境必须是双方的,如果长期单方面的交流很容易导致用户参与评论热情会逐渐消退,使大部分用户沦为吃瓜群众,只看不写 。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制作了视频发上去,未得到关注和评论,也会降低用户创作的热情 。
对于社交类的产品,社交互动必须是双方进行的,才能提高对于产品的依赖性和忠诚度 。 长期单方面的互动对于抖音的社交环境会形成不利的影响 。
尽管被微信封杀后,抖音进行了一次改版,把关注的页面改成了类似朋友圈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设计得有点鸡肋,一方面缺少了抖音视频大屏观看的沉浸感,另一方面,抖音并不像微信拥有共同好友,朋友圈能形成互动 。 很多时候交流只是单方面的交流,很少能形成互动,并不能带来朋友圈社交的乐趣 。
如今抖音要走社交的路,会不会也会遇到像支付宝一样的困难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
2. 短视频同质化严重,创意成本高
抖音内容创作日渐同质化严重,玩模仿、秀萌宠、拼搞笑的老把戏新意匮乏;各种美女帅哥美食萌物用户很快就会视觉疲劳 。
因此抖音只能花高成本与MCN机构合作,发展优质内容;砸钱与明星合作拍摄短视频 。 但这些都不是良性循环的因素 。
真正良性循环的是用户自己产生优质内容 。 但是很多用户都只看不拍,也许抖音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的一个地方,参与拍摄的积极性根本不高 。 然而就算很多草根用户拍了,但由于视频内容缺乏创意,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用户创作的热情就会降低 。
实际上我们真正看的视频也只是在推荐上的几十万赞的那些高质量的视频,很多长尾视频被淹没在茫茫视频之下,未能得到关注 。
但如果一直采取高成本的内容创作,抖音还能坚持多久?
3. 娱乐至死,道德难题
这里引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有一句话: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沉迷”在刷抖音上,不再把心思花在其他事情上了 。
我相信很多人也有这种情况:晚上睡觉前刷抖音,刷着刷着就到凌晨了,导致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工作;有的做着做着事情,停下来刷抖音,刷着刷着就几个小时过去了,原来的事情就被耽搁在那里 。
推荐阅读
- 抖音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抖音未来转型的重要因素
- 抖音未来会成为社交APP吗,抖音真的野心被曝光
- 清明前做这事保健未来一年身体健康
- 当下各大平台都有什么区别,抖音领导的内容时代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抖音,高学历做不好抖音
- 抖音的流量密码是什么,抖音流量密码深度解析
- 抖音电商好不好做,抖音电商未来能否超越淘宝
- 抖音双12活动是什么内容,抖音双12销售额预估
- 抖音外部搜索有什么用,利用抖音外部搜索的运营模式
- 抖客是什么意思,抖客未来详细的运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