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常识科普知识大全 医疗常识( 二 )


有人说吸烟能提神,提高工作效率 。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先兴奋后抑制 。
所以,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去平衡,反而呈现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等 。许多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潜伏期都是很长的,不像吃了剧毒物反应那么快 。
所以在短时间内,人们往往看不出他的危害 。有时从开始吸烟到导致死亡,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 。
这也是一般人对吸烟危害性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国大约有2~3亿人吸烟,约占全国人口的1/5还多,占全世界10~12亿烟民的1/4,不仅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金钱,而且很多年以后国家和个人要为治疗吸烟造成的各种疾病投入难以想象的金钱 。

目前,欧美国家已经看到了吸烟的巨大危害,用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多种 。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采取先笔试后面试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进行 。
(一)先笔试后面试 1、笔试 笔试科目 。笔试科目有《公共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每科笔试时间为120分钟,每科满分为100分 。
笔试科目只考《公共基础知识》一科的,笔试总成绩为《公共基础知识》笔试成绩; 笔试科目考《公共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两科的,笔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50%+《医学基础知识》*50% 。2、面试 面试方式和主要内容 。
面试方式有公共面试、专业面试和现场讲课 。(二)先面试后笔试 1、面试 (1)面试比例为5:1,达不到面试比例的,在征得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并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可适当降低面试比例或取消该招聘岗位招聘计划 。
2、笔试 笔试资格人员确定 。笔试开考比例为3:1,根据招聘岗位面试人员成绩和招聘名额,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笔试资格人员 。
最后一名面试成绩相同的人员,可一并确定为笔试资格人员 。考试的具体方式及总成绩公布 考试总成绩按100分计算,考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眉山人才网上公布考生的考试总成绩(含笔试总成绩、政策性加分、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及排名) 。
考试的具体方式及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按以下类别进行: 1、先笔试后面试 (1)管理岗位 A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60%+面试*40%; (2)专业技术岗位 B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50%+面试*50%; C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50%+医学基础知识*50%+政策性加分)*60%+面试*40%; D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40%+面试*60% 。2、先面试后笔试 E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40%+面试*60% 。
尿酸偏高,有痛风的危险!!!少吃酸性食物,尤其啤酒和海鲜不能同时大量食用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 。这意味着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是把胆固醇从外周运回到肝脏代谢,这样可以使周围血管内的胆固醇降低,因此是保护心脑血管的 。您的情况是略微低一些,这个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胆固醇如果是低于0.9mmol/L那么是比较的麻烦,您还没有到那个线上,不必要那么急的 。而且目前提高的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胆固醇的药物提升的比例也不是特别高,价格和副作用也要考虑的 。您有过心梗史,应该阿司匹林终生服药 。但是阿司匹林应该是早晨服用,其实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药物,一般人以为晚上血液缓慢了,心梗多了,其实不然,心梗是早上6-12点最多,更主要的是阿司匹林是要使得血小板上的环氧合酶受到抑制起作用,这需要3-5天时间,因此早晚服用意义不大,还有阿司匹林是早晨服用吸收最好所以我们好的医院都是早晨一次给药,中国人一般是75-150毫克/天,早晨餐后顿服 。但是某些基层医院的医生都是说晚上服药的 。阿司匹林是对消化道有负面影响的 。要注意了,但是您说的胃胀这个就很难说了 。也可能是胃动力问题呢 。消心痛这个是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的,但是主要是临时服用起扩张作用的,每日定时服用并不能帮助什么的 。如果没有禁忌症,那么应该使用Beta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比如倍他乐克,使安静时心率控制至少70次/分 。如果有高血压,那么要注意了,高血压药控制在140/90mmHg下,如果有肾脏问题或者糖尿病应该是130/80以下的 。您这个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移植剂可能更好些的,长效,每日早晨服用一次,控制24小时 。一般血压高峰有2个时段,早上8-9点前后,下午4-6点,但是有些人不这样,这个更加不利的 。所以要更加严格控制 。饮食当然低脂肪,低盐的 。还有注意您的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控制在100mg/dl大约是2.60mmol/L因为您是肯定的冠心病患者而且有心梗史的 。所以低密度胆固醇控制要比一般人严格,如果不达标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 。低密度脂蛋白是把胆固醇通过血管运送到外周去的,因此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