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二、教材简析
1、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
2、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
3、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三(3)班有57名学生,三(4)有学生57人,比起(4)班,(3)班的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好一些 。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 。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太好,学习不自觉,作业不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
五、本学期教研或教改设想
本学期我打算在数学课上,采用“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家何炳章先生提出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 。何先生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旨在“引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能够由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 。我要认真学习自育自学的操作模式,积极践行何炳章先生关于自育自学的教育思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
六、教学课时安排
1、位置与方向(一)4课时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口算除法2课时
笔算除法9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3、复式统计表(2课时)
4、两位数乘两位数(11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
笔算乘法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5、面积(8课时)
6、年、月、日(6课时)
制作活动日历1课时
7、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数学广角——搭配(二)(3课时)
9、总复习(4课时)
推荐阅读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5篇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总结范文(12篇 数学教学反思分析总结范文)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总结范文(12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高一下册数学第十章知识总结 高一下册数学章节知识重点解读
- 三年级下册忆江南翻译 忆江南翻译
-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三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高三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