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小知识 古代小知识知乎( 三 )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
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 。
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
“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 。
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 。《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 。《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 。
《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 。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
西汉时的民歌经整理成为“汉乐府” 。其中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壁” 。
(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兰辞》 。)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被称为“三曹” 。
曹操创作了《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第四言体诗 。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还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文论,现仅存《典论?论文》 。
曹植则著有《白马篇》、《洛神赋》等名篇 。“建安七子”指曹丕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 。
有孔融、陈琳、王桀 、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等 。他们多慷慨悲凉之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
他们掀起了五言诗的创作高潮 。与“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还有女诗人蔡琰(文姬),她创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
建安以后,司马氏篡权,进入东晋时期 。阮籍的咏怀诗和散文《大人先生传》,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影响,而陶渊明更成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等,为中国古典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
东晋的干宝撰出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刘义庆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