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真实事件介绍【机长刘传健现在还开飞机吗】( 二 )


报告信息的同时,刘传健向徐瑞辰比出一个“7”的手势,让他发出“A7700”遇险信号 。
这个信号是特殊代码,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并有可能失控前,飞行员会发出“7700”的信号,让附近的航班远离失控飞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
然而才过两秒钟后,风挡玻璃加温机制出现故障,紧接着,右侧驾驶舱的玻璃突然炸裂,狂风灌入机舱,驾驶舱门被冲开,飞机开始剧烈摇晃 。
航空管制中心听到了呼救信息,但强风在刘传健耳边呼啸,他听不到回音 。
同时,控制自动驾驶的面板被吹翻,许多飞行仪表失去作用,通信也被中断 。
机舱内的巨大压力差将徐瑞辰瞬间吸出窗外,他的半边身子都悬挂在万米高空上,被一根细细的安全带强拉硬拽着 。
零下40度的冷风以250米/秒的速度冲击着徐瑞辰的身体,面部和手臂都被玻璃碎片划伤,衣服很快就被强风撕成碎片 。
刘传健第一时间伸手,试图将他拉回副驾驶 。但由于距离太远,他一直够不着 。
幸好在二三十秒的时间后,徐瑞辰终于清醒过来,他挣扎着回到座位,与死神擦肩而过 。
巨大的颠簸摇醒了沉睡中的乘客,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感觉到周边的气温骤降,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冻出鸡皮疙瘩 。即使再不了解情况,旅客们也意识到飞机出事了 。
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询问声、质疑声、哭喊声顿时响起,机舱内霎时变得混乱不堪 。
乘务员们通过第二机长了解到实情,恐慌也席卷了她们的脑海 。
但反应了几秒后,空姐们强压下心头的畏惧,在更大的颠簸到来之前,安抚旅客们的情绪,并教他们带上氧气面罩 。
跌跌撞撞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乘务员们终于有机会吸氧,她们紧紧地攥着身上的安全带,祈祷奇迹发生 。
生死一瞬之间,身着短袖制服的刘传健已经感受不到寒冷,来不及意识到缺氧和窒息,以凡胎肉体对抗低温 。
从前在飞行学院里,他学过如何应对设备失灵、显示器故障等突发事件,但那些都是单独发生的,而非现在这样一起出现的问题 。
但十几年的驾驶经验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当他发现操纵杆还能用,立即左手紧握操纵杆,尽力维持客机平衡 。很快,刘传健的双手就被冻得又紫又僵 。
在这个性命垂危的时刻,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平安飞回去,把全部乘客安全带回去!
一分钟后,第二机长梁鹏顶着巨大的冲击风进去驾驶舱,挣扎着帮刘传健带上氧气面罩 。他们依靠仅有的飞行显示数据和导航数据,开始了艰难的手动驾驶 。
这几分钟是他人生中最煎熬的时刻,经过强风、失压、低温、缺氧等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冲击,刘传健的耳膜、眼膜、皮肤都遭到了巨大的撕扯,他已经无法看清仪表盘,耳朵完全失聪 。
刘传健无法通过言语和第二机长沟通,只能利用打手势互相提醒飞机的飞行高度和航迹 。
飞机在不断地下降,进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这里的山峰大在5千米至6千米之间,冰川广布,雷雨横行,曾被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 。
在极端缺氧和寒冷的环境中,刘传健和梁鹏艰难地操控着飞机 。他们既希望飞机能更快地下降到更低的高度,另一方面又要保证飞机始终离山顶有600米的安全距离 。
紧急时刻,刘传健选择了适中的速度,尽全力保证飞机在飞行安全的情况下降到7300米左右,避免撞山的危险 。
直到飞出群山到达盆地上空后,刘传健才松了一口气,向着导航上的双流机场飞去 。
此时,附近的航班都已经得知8633航班遇到危险,一起和地面管制部门呼叫“8633,听到请回答” 。
然而,刘传健等人已经和地面失去联系,生死未卜 。
双流机场为8633腾出了停机道,消防警察、医护人员、机场工作人员全都整装待命,守候在机场内 。
7点40分左右,经过与死神的殊死搏斗,刘传健驾驶着飞机出现在双流机场 。控制台的工作人员惊喜地欢呼着,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奇迹 。
但现在还高兴地太早了,虽然刘传健成功带领整机人员飞出群山到达低空,可由于设备故障太多,紧急迫降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
飞机要完成一次着陆,需要完成很多程序和动作,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刘传健的每一次动作都是考验和冒险,一旦出现任何差池,哪怕是一个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让前面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
刘传健稳住心神,凭借着对飞机性能、技术等多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成功在两分钟后安全着陆 。

推荐阅读